病人 生活常识,病人 生活常识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病人 生活常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病人 生活常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医学常识是医生非常希望患者能够了解的?
寻医问药必须知道的常识,你知道几条?
1. 能夸下海口包治百病、药到病除的都是江湖骗子;
2. 以前做过的检查和报告一定要保存好,尤其是近期的,每次就医带上,可以让医生最快了解你的病情,同时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费用;
3. 牙痛、关节痛、痛经,已经明确疼痛原因的吃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不会上瘾;
4. 骨折错位后不要自己尝试手法复位,要尽快就医;
5. 不乱吃“祖传名方”,不轻信医院门口流动摊贩卖的“保命药”,就医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6. 有刻痕的药片可以掰开吃,但是对于胶囊、冲剂、缓释剂、肠溶片、含服等使用方法的药物要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来用,否则影响药效,有些缓释剂因为服用方法不当导致药物浓度骤升会引起中毒;
7. 骨质增生更多是因为不良姿势导致的代偿改变,产生血管神经压迫症状,而非疾病,不要轻信电视广告上治疗骨质增生药物;
8. 不要学影视剧里对突发昏迷的人公主抱奔跑、使劲晃脑袋呼喊,应该让患者头偏向一侧平躺、检查生命体征、及时心肺复苏和拨打急救电话。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如果你觉得本文有用,请转给身边需要的人!获取更多健康知识,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和悟空问答“倩Sur”
大家常常说隔行如隔山,确实是这样的,但是,了解一些其他行业的常识对自己总是有好处的,比如作为医生,我们在医院经常见到由于患者的错误行为而导致疾病或使疾病加重的情况,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要引起大家注意的医学常识:
第一,不要滥用、超量使用感冒药;有的人认为感冒药都是一样的,随便买点感冒药就吃,其实要根据自己的症状用药,要看是病毒感冒还是细菌引起的。还有些人为了使感冒好得快一些,私自加大感冒药剂量,这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因为好多药物都是靠肝脏代谢的,还会出现头晕、恶心、过敏等副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是药三分毒”,所以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第二,不要一发热就用退烧药;这种情况多见于小孩,小孩发烧,家人都很着急,立即就用退烧药,其实不要这样,发热能使机体免疫力增强,所以不要过早使用退烧药,对于小孩,体温<38.5°C建议物理降温,如冰敷、泡脚、热水澡等,体温>38.5°C才建议使用退烧药。
第三,受外伤后不要随意挪动病人,尤其是骨折的,有的人为了让病人好受一点,将骨折病人挪到合适地方,但是殊不知这样很容易造成患者二次骨折,所以不要随意挪动骨折病人。
第四,糖尿病患者不要故意节食,很多糖尿病患者为了不使血糖升高,认为不吃饭就不会升高,这是非常错误的,这很容易诱发低血糖,低血糖比糖尿病更危险,糖尿病人要少食多餐并且必须要吃主食才行。
以上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几个常见的应该掌握的常识,大家平时可以多听听健康讲座,增加医学常识,这对自己和周围身边人的健康都有好处。
作者:张晓玉
基本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和脉搏,以及相关变化的意义;几种急救措施,如出血,骨折,溺水,呼吸堵塞,心肺复苏等基本急救措施;基本疾病认识,比如什么是糖尿病,什么样的饮食会造成三高症状,大量吸烟喝酒的危害等等;还有就是对自身身体状况有个基本认识,早遇见早体检,有了病也需配合医生。还有最重要的是对自身的约束,对生命的警卫和对医生及相关人员的尊重,没有好的态度,吃亏的是患者本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病人 生活常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病人 生活常识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